高雄電影節! 10/19 - 11/4
你知道高雄電影節的由來嗎?
你知道電影演變過程有哪些種類嗎?
你知道高雄電影節跟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色嗎?
說高雄是文化沙漠、高雄就在沙漠中創造文化。
電影製片告訴你:
高雄電影產業的過去,
現在其他高雄政治人物沒有,
我們唯一提出未來完整影視政策!
2018年,高雄電影節邁入第十八年,也算是「成年」了。你可以說高雄影視產業要更加油,但以我和許多好友的實際經驗來看,説產業全無改變,絕對是扭曲、不公的說法。
當然高雄影視產業仍有很多不足,未來怎麼做? 從近期趨勢就可以看出端倪。我也會繼續推動三項政策,也就是高雄缺乏的三項東西:
1.#有技術:電影產業發展,跟技術突破密切相關。從「默片」到「有聲」、從「黑白」到「彩色」、從「平面」到「3D」甚至「4DX」,未來VR技術的發展,又會改變從製作到播放的許多規格,也是高雄發展體感相關產業,以及獎勵在地製作時,能「後發先至」先搶佔的方向。
2.#有內容:文化產業沒有內容,就只能做代工。我會延續支持「高雄人」、「高雄拍」等政策。另一方面,透過鼓勵劇本、戲劇、動畫等創作,結合「海音中心」發展影音產業之現場體驗,並讓更多本土文化有影劇化、數位化可能。就有可能誕生更多元的創意!
3.#有組織:高雄沒有大製作公司總部、沒有大片商......等產業,上下游產業串不起來。在現有的基礎下,如果我們有具有產業整合能力的投資者進來,高雄影視發展會很快。但政府可以先開第一槍,把馬英九取消的公廣高雄台設立回來,讓台語台也設在高雄,那拍完一部片就散掉從業者,就可能有固定合作的對象,也會有更多長期的影視職缺,人才更容易回流!
1998高雄電影產業啟動,2008高雄拍片風潮升溫,到現在,2018高雄影視產業又面臨另一個改變關鍵。
目前高雄需要的不是嘴砲,不是好高騖遠,而是讓好的政策傳承,施政不足的地方能夠改革,發揮真正效益。請大家支持,讓有產業經驗、認真思考政策的我們,有機會和大家一起為高雄打拼,感謝!3Q!
完整全文,以及更多精彩的高雄,請關注
高雄好過日 *基進黨高雄黨部
#三民區市議員候選人陳柏惟
#三民三號3Q
#堅持高雄觀點
#捍衛高雄立場
捐款給柏惟 https://goo.gl/qus8ju